各地自考办陆续发布2026年新考试计划,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有所调整,提前了解有助于规划备考路径。
2026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将迎来新一轮专业考试计划调整。多个省市已发布通知,从2026年起将执行新的专业考试计划和课程设置。
对于报考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自考生来说,了解新考试科目和调整内容至关重要。本文将详细介绍2026年电子信息工程自考的考试科目及相关信息。

一、自考专业计划调整概况
2026年,全国多个省份将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计划进行调整。这一变化是根据教育部办公厅相关文件要求进行的统一部署。
调整范围涵盖各省开考的大部分专业,包括电子信息工程专业。调整后的新计划从2026年4月考试开始执行。
学历层次方面,自学考试有专科、专升本两个学历层次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属于专升本层次,专业类型统称为“专升本”。
这一调整设置了过渡期,2026年前已通过课程可按政策替代新计划课程。
二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
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自考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、专业核心课、实践考核课和毕业论文四部分组成。
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方面,专升本专业的考试课程总数不少于13门,总学分不少于70学分。
部分省份要求更高,如江西省规定专升本专业课程总数不少于14门,总学分不低于73学分。
凡包含理论考试与实践环节考核两部分的课程,考生须取得两部分的合格成绩方能获得该门课程的学分。
三、公共基础课程安排
公共基础课程是自考各专业的必修课程,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通用能力。
根据各省公布的2026年考试计划,公共基础课通常包括:
思想政治理论课: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
语言文化课:英语(专升本)是常见的外语要求,部分省份提供选考方案
数学基础课:高等数学(工本)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
这些课程为专业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,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通常是必考科目。
四、专业核心课程目录
专业核心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自考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,涵盖该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。
根据各省已公布的专业计划,常见的专业核心课程包括:
信号与系统类: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
电子技术类:传感器与检测技术、高频电路
计算机技术类:计算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、计算机数据通信与网络
通信技术类:通信原理、数字信号处理
嵌入式系统类:单片机嵌入式开发与设计
这些专业课程构建了电子信息工程的知识体系,是专业学习的核心内容。
五、实践考核与毕业环节
除了理论考试外,实践考核和毕业环节也是电子信息工程自考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实践考核课程通常与相应的理论课程配套进行,如传感器与检测技术(实践)、计算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(实践)、数字信号处理(实践)等。
毕业环节要求考生在所学专业全部课程考试合格后,方可报名参加毕业论文(设计)等毕业环节课程考核。
毕业论文(设计)是检验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,通常不计学分但为必考内容。
虽然全国自学考试有统一的基本规范,但各省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仍存在一定差异。考生应密切关注所在省份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最新信息,合理安排课程报考顺序。
对于准备报考2026年电子信息工程自考的考生,建议尽早了解所在省份的具体要求,合理安排学习和考试计划。
如果想要了解更多自考报考、备考、专业说明等相关信息,欢迎咨询深大优课在线老师,会有专业老师进行沟通,帮助获取学历提升方案及相关免费真题。





高校控股 安全可靠
优秀专业 师资团队
随时答疑 课后服务
国家认可 学信网可查
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1119号







